浮生若梦

No matter how hard life gets, we only get one chance, which is why we owe it to ourselves to make the best of it, for as long as we have. Remember to be aggressive.

©浮生若梦
Powered by LOFTER
 

20151203续火车上

没几天就五个月了,香港的生活也快结束,接着上一篇说


之前说到大学的问题,在理工这三个月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我不是太了解本地学生的看法,但是就我看来,这边老师都很认真负责,授课水平也很好,都能讲得清晰明白,至少整体思路很清晰,也看得出来都有认真备课。此外课后的作业也有不小的压力,DDL也很明确,想拿个好分数不用心不行。值得一提的是助教并不是一个摆设,平时作业的批改都由助教来负责,有些实验课也由助教来帮忙,有什么问题可以和助教沟通。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在这边让我感觉和老师是平等相待的,很感谢罗,在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没啥希望的时候,他还是很平和地对我,不过他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但他的态度让我心安。

有个交换生同学对本地生意见挺大,说他们不怎么努力学习,我倒不这么看,我觉得他们平时虽然玩得挺多,但是该认真的时候还是在认真做,区别较大的一点是他们更实际,我见到不只一个人在接外包赚钱,少有希望继续读研甚至读博的。

之前还提到回邮件的问题,说国内的老师不回邮件,现在看来更多的是习惯问题,大多数老师还是会回的,不回的都是那些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老师,香港这边的老师一般都会回,即使不及时回复,那都是因为工作忙,隔一段时间自然会回复。不过话说回来,对方回不回邮件那是出于尊重,并非义务,所以真的很感谢那些耐心和我交流过的老师。

这期间还因为科大面试的事去过几次科大,因为地处偏远,很多教授都住在学校里,跟我聊的那几位教授和他们的学生之间关系都很好,在我这个外人看来便是亦师亦友一般,不过这也许是因为导师身份的原因。在内地大学,也许是我还来不及体会到吧:这种“师从”某位导师的经历。这么一想,以前大学的那种风气和我所看到的也差不太多吧,可惜现在本科基本没有导师,“师从”一说也无从谈起。

在香港这三个月,体会过信心满满,也经历过迷茫、失眠、焦躁,愈发体会到自我恢复,以及自我驱动的重要性。心情不好,要自己调整,因为手上要做的事有很多,再不情愿,也要往前走。此外,有目标,很好,但是要去做,空想只会耗时间,可惜我做不好这一点,白白消耗了不少时光。21了,要承担起责任了。


最后说说香港这座城市。首先,空气很好,因为没有各种工业、制造业带来的污染,每天看空气质量的指数,都是个位数......深圳最好都只有1开头的两位数吧;其次,美景不少,但离市区略远,不过都值得一去;接着嘛,吃得太不习惯= =当然主要是饭吃得不习惯;最后,香港不太适合居住,住房小,不知道会不会把人憋坏,明年尝试过就好发表观点了,市区人口密度略大,永远都是挤挤挤的感觉= =

唠唠叨叨半天就这样吧